
國家大力整改環境保護問題,市場大熱的催化燃燒技術成為了當紅炸子雞。但是,催化燃燒環保設備法處理工業有機廢氣早在20世紀40年代末就已經出現的技術了。從1949年美國研制出上首套有機廢氣催化燃燒裝置到現在,這項技術已廣泛地應用于油漆、橡膠加工、塑料加工、樹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業和鑄造業等部門,也用于汽車廢氣凈化等方面。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催化燃燒?
催化燃燒技術是指在較低溫度下(200-400℃),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有機廢氣中的可燃組分徹底氧化分解,從而使氣體得到凈化處理的一種廢氣處理方法。
催化燃燒廢氣處理是典型的氣-固相催化反應,其實質是活性氧參與深度氧化作用。
在催化燃燒過程中,催化劑的作用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同時使反應物分子富集于催化劑表面,以提高反應速率。借助催化劑可使有機廢氣在較低的起燃溫度條件下發生無焰燃燒,并氧化分解為CO2 和H2O,同時放出大量熱量。
催化燃燒設備根據廢氣含量的不同和每天工作時間的不同,設定脫附時間。一般15-20天進行脫附。脫附時間為3-5小時。催化燃燒設備的脫附時間主要由活性炭的填充量和活性炭的吸附值來決定。活性炭的填充量高,吸附值高,催化燃燒設備的脫附時間間隔就比較長,間隔時間長的一般為15-20天進行脫附,如果催化燃燒設備選用的活性炭吸附值低,而且設備里活性炭的填充量又少,催化燃燒設備就很容易達到飽和。像這種催化燃燒設備一般的脫附時間為3-5天就必須脫附一次,這樣就很大的浪費電量。增加使用費用,而且活性炭的使用壽命短,好的活性炭一般2-3年更換一次,像這種需要經常需要脫附的催化燃燒設備的活性炭基本一年就需要更換一次。
催化燃燒裝置主要用于涂裝、印刷、機電、家電、制鞋、塑料及各種化工車間里揮發或泄漏出的有害有機廢氣的凈化及臭味的,適用于較低濃度燃燒或催化燃燒和吸附回收處理的有機廢氣,尤其對大風量的處理場合,均可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